一个社工的来信——请把爸爸妈妈都还给孩子!

[日期:2015-06-25 11:13:09]   来源:坪山社工网  作者:admin   阅读:[字体: ]

6月18日,《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白皮书)新闻发布会进行,这份白皮书体现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日益增强,也大大加深了公众对留守儿童的认识。然而,其中的一句呼吁,总让我觉得欠妥。白皮书称“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,与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,这反映出于父亲外出相比,母亲外出对儿童烦乱度、迷茫度的影响更大”。因此呼吁“把妈妈留给孩子”。

“把妈妈留给孩子”的呼吁,暴露了当前公益界普遍缺乏性别意识和结构视角。事实上,把“妈妈留给孩子”未必如大家想象的乐观,“毕节儿童自杀”恰恰是典型的例证。毕节自杀四童的母亲曾经是留守妈妈,站在儿童的角度,并没有因为妈妈的留守陪伴而使他们免于悲剧。相反,留守妈妈与丈夫感情极易破裂,婚姻的孤寂和变故容易让她伤痕累累无力爱孩子,最终伤害的还是孩子。妈妈就在身边却无力爱,怎么能庇护孩子呢?

而站在女性的角度,要一个女人在追随丈夫和守护孩子之间做出取舍,这是一件残酷的事。这体现的是残酷的城乡二元结构下,既要释放农村劳动力发展城市经济,又想回避对外来人口的责任,然后让女人们做出抛夫或弃子的牺牲来试图解决这巨大的矛盾。然而,大量的家庭结构长期被破坏,无论是父母双方离乡,还是其中一方进城,最后导致的创伤绝不会只是涉事的女人、涉事的孩子,涉事的家庭,还有整个国家的未来,这种创伤,长此以往,恐怕几代人都无法愈合。

“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”,与其说解释了母亲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,不如说反映了中国家庭中父亲角色的普遍缺位,父亲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,所以父亲在不在身边,对孩子的影响不大。不但不对父亲角色的缺位加以反思,还以此为由将抚养孩子的责任独加给母亲一个人,这既不符合科学,也太失公平。

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,不应以牺牲母亲的利益为代价,正确的方向应是让儿童享有正常的家庭生活,就是要和父母在一起生活,要么跟随父母自由迁徙,到城市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、健康、安全等基本权利;要么不要引诱、逼迫他们的父母远离家乡,而是发展乡村经济,使他们可以在当地享受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经济、文明成果。

有人提议将6月9日设为“留守儿童日”,假如“留守儿童日”真的设立,你想怎么过这个节日?一窝蜂的跑去给留守儿童送温暖,还是让所有外来工带薪放假回家与儿女团聚?无论怎么做,都合理化了“亲子分离”的家庭模式。“留守儿童”是一个不应存在的群体,至少应尽量减少的群体。因此,我反对成立“留守儿童日”,一个儿童节已经足够!农民的孩子要和其他的孩子平等的享有被抚养、被爱、受教育的权利,他们不需要被区别对待,任何合理化他们“留守”身份的言行,都与他们的利益背道而驰。

“毕节儿童自杀”惨案后,政府对社工给予极高的期望,社工界也对就留守儿童服务展开广泛的讨论,我认为当前的社会服务,应朝着促进“亲子团圆”的方向努力,那些在默许“亲子分离”的情境下开展的一些修修补补、声东击西的工作,只能是暂时的,辅助的。社工应该秉持儿童利益最大化,有自己的判断和立场,而不是政府吹什么风就往哪边倒。再强大的政府监管,再专业的社会服务也取代不了父母亲的爱和正常的家庭生活。政府和社工界应该有这样的自知。

作为一个母亲,一个女性,一个社工,我呼吁:“不要做留守儿童,不要做留守妇女,就要一家在一起!把爸爸妈妈都还给孩子!”当然,并不是亲子团圆就功成圆满了,留守儿童的存在有其深层的复杂的社会因素,社会要创造农村家庭生存发展的空间。同时,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也可能遭遇各种问题。但那是另外的话题了。

中国社工时报 2015年6月25日 作者:妙妙